都靈之馬(The Turin Horse, 2011)


都靈之馬(The Turin Horse)
Béla Tarr│2011│146 min│Hungarian│Black & White


文/謝以萱


《都靈之馬》是我第一部接觸的貝拉塔爾(Béla Tarr)作品,第一部接觸的作品卻是貝拉塔爾的最後一部。


It’s a shame to think of this heroically uncompromising director shutting up shop, but if he does, The Turin Horse is a magnificent farewell.
─By Jonathan Romney, from "Screen"


《都靈之馬》於今年柏林影展展出後,得到了最佳導演銀熊獎,受到各界的好評,讚譽這部電影堪稱是貝拉塔爾最棒的一件作品,而貝拉塔爾本人也認為這一部作品已經完整的表達了他所有想要表達的東西,因此也是他的封刀之作。


在今年金馬影展將貝拉塔爾選為焦點影人之前,我完全不曉得這位來自匈牙利的導演,我對他的作品一無所知,但是,自從看過了他作品的部分畫面後,我便對他的影像著迷,我著迷於這種高反差粗顆粒帶有斑駁雜質的黑白色調,以及對他著名的長鏡頭拍攝手法感興趣。電影,某種程度來說它改變了人們對時間長度的感知,但是貝拉塔爾卻在他的作品中將真實的時間結構還原,電影中的每一格和真實的每一秒平行並進,緩慢積疊;如呼吸般流暢的運鏡,畫面色調之優美,讓人難以形容!我只能說,雖然黑白的電影不在少數,但是像這種讓人忘卻身處時空,彷彿不是和我們同時代的影像,這大概只有貝拉塔爾才做得到。

《都靈之馬》,乍看之下這電影似乎要述說馬的故事,電影一開始也敘述了一段有關尼采在街上遇到一匹被主人鞭打的老馬,又病又老的老馬疲累不堪,不服從主人的指示因此而被鞭打,尼采見狀便上前抱住老馬的脖子大哭,然後回家之後便一病不起,瘋癲。一病就是十年直到過世,這是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晚年,稍稍對西方哲學家感興趣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段「都靈事件」,然而對於那匹老馬,我們一無所知。但《都靈之馬》這部電影,不只是要述說這匹老馬以及其主人的遭遇,馬到底怎麼了一點也不重要,因為最終的結局一定是死亡。

這部電影事實上是想要透過這引子,來述說面對生命的無奈與無用。劇情看似虛構天馬行空,但是裡面隱含了許多貝拉塔爾對於死亡之辯證與見解。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滿抽象的電影,雖然說場景很簡單,主要的角色除了老馬以外也只有老父親(Ohlsdorfer, Derszi飾)和女兒(Bók飾)(還有一名來借水果酒的光頭大叔和連臉長什麼樣子都沒看到的一群吉普賽人);故事的結構也簡單到不行,就是描述這對父女簡單樸素近乎苦行的日常生活。

每天早晨起床,女兒冒著強風到井邊打水,回來後幫醒來的老父親穿衣,然後喝兩杯水果酒當早餐,到馬廄看那匹又病又老的馬,老馬自從第一天被鞭打以後便不願意再出門,甚至以絕食抗議,頑固至極。老父親和女兒對馬兒沒轍,只好關上馬廄回到小屋裡。到了用餐時間(很可能是一天內僅有的一餐),女兒水煮兩顆馬鈴薯,一人一顆,父女倆對坐,安靜地、以不同方式和速度剝著皮、吃著自己的那顆馬鈴薯。吃飽後,父親會坐到窗前凝望著外面的世界,若有所思;而女兒則收拾好用剩的馬鈴薯和餐盤,涮兩下水,將盤子收回木櫥子裡。

接著,就寢,一天結束。

就這樣一連六天都是以這樣的主軸運行著。貝拉塔爾面對同樣的事情以不同的角度拍攝,某種程度比起只透過某個角度、一段過程描述,他透過反覆的述說,更多地表現出展現出事情樣貌的企圖心,同時也讓電影的結構有了意外的樂趣。例如看到第二天以後,大概就熟悉了這對父女的生活,因此觀影的同時,我的腦海中也跟著想像他們接下來的動作,或是當換個角度拍攝時,我光聽聲音就可以想像沒有展現出的畫面。

此外,貝拉塔爾讓生活以某種規律運行之餘也穿插了一些小插曲。例如第二天來了一位光頭大叔來借水果酒,和父親聊了天(這段談話似乎非常重要但我當時並沒有很理解話中的涵義);第三天來了一馬車的吉普賽人,嘻笑打鬧,來到這對父女的井邊想喝水,並想慫恿女兒一起離開這裡去美國,結果被老父親趕走,留下了一本類似聖經的書給女兒;第四天女兒照常到井邊提水,卻發現井水莫名地乾枯;第五天父女倆決意收拾東西帶著老馬離開這裡,結果還沒走出這個盆地就又折返,父女倆終究是無法離開這地方,結果當天晚上居然連光也沒了!四下一片漆黑,只聽得見外頭狂風呼嘯。這裡的風大得誇張,從電影一開始就沒有停過,算是整部電影最恆常的要素了吧。

沒有水也沒有光(火),但是還是得活下去;

第六天,父女倆對坐在餐桌前,望著盤中的那顆生的馬鈴薯,外面的狂風依舊呼嘯,四週依舊一片黑暗,許久,父親還是拿起了那顆生的馬鈴薯咬了下去。

「妳還是得吃!」
如同女兒對那匹拒絕吃東西的老馬說的一樣:「你還是得吃!」


電影到此,我們似乎可以隱約看到,貝拉塔爾面對死亡的態度。明知道會有死亡的一天,不可能逃避,但我們還是得活下去,儘管生活再怎麼單調乏味、殘酷絕望、蒼涼死寂,但我們還是得過。就像電影開頭的第一個鏡頭,又老又病的馬兒在狂風中咬牙奔馳,不能停,也不可能停;生命就是如此,一旦開始了就沒有停止的一天,直到結束,唯一的盡頭就是死亡。逃也逃不了,那對父女也曾經企圖要離開,但最終還是折返,因為面對人生這條邁向死亡的路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我對尼采了解不多,因此對於《都靈之馬》這部電影涵義的掌握不夠好,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重新思考整部電影時,覺得光頭大叔來借水果酒那段說的話很重要,但是偏偏已經記不太清楚他所說的東西了...這部電影對話雖少,但卻充滿喻意,可能要反覆看個幾片才能夠有更深的理解。

photo from http://thecinemaunderground.wordpress.com

























電影中每個畫面都令我印象很深刻,像是女兒幫父親換衣穿衣、女兒烹煮著馬鈴薯,兩人對坐吃著,以各自的節奏。父親用單手快速的扒抓著馬鈴薯的皮,然後一掌打碎,從旁邊的木罐子捻把鹽巴配著吃,稀哩呼嚕,有時多有時少;女兒則細心慢慢地將外皮除去,一小塊一小塊的掰著,吹涼,再放入口中,說不上不疾不徐,因為那吹氣的節奏短而急促,儘管吃食得很慢,但卻讓我有種緊迫感。

整部電影營造出來的氣氛大致如此:一種緊迫破敗、貧瘠與荒涼。外頭不斷呼嘯的風聲,萬物死寂沒有生氣,一片孤寂荒涼,搭配著不斷反覆的旋律。說到電影的配樂又不得不佩服貝拉塔爾的大膽與自信,居然整部長達146分鐘的電影只以一段旋律貫穿,反覆交織。這段旋律以低沉的弦樂組成,滄桑之餘又多了一股對於現實認命的豁達(說豁達也不太對,總之就是一種知道現實是如此,不得不接受也不反抗)。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只以一小段音樂就撐起整部電影的作品,要做到這樣很不容易!真的要做到Less is more大概只有大師級的人物才有辦法。


老實說,貝拉塔爾的電影步調真的很慢,以電影的節奏來說甚至可以說是冗長,而且對話又少,少到可以見骨的程度,一不小心很容易陷入精神彌留狀態(大概就是眼皮不斷一開一闔然後失焦吧),總而言之這不是一部容易討人喜歡的電影。

若你不喜歡這種長鏡頭節奏慢對話少的電影,若你的時間有限,那就算不看這部電影也無論如何一定要挪出五分鐘來看《都靈之馬》的開場第一鏡!只能說,大師就是大師,一鏡就讓大師的地位當之無愧。運鏡流暢不說,配樂和畫面營造出來的氛圍為整部電影定調,寒風的呼嘯以及老馬的悲鳴喘息,預告著往後路途的悲悽。

  
(請將螢幕放到最大好好欣賞!)



推薦閱讀: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以下兩篇影評,都寫得很不錯!
The Turin Horse (by Jonathan Romney, from Screen)
The Turin Horse (by Peter Debruge, from Variet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