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條路,用自己的方法走:《分域大道》記錄香港雨傘運動之後 Review on Last Exit to Kai Tak (2018) by Matthew Torne


圖片來源 《分域大道》網站


《分域大道》
Last Exit to Kai Tak (2018) by Matthew Torne


五位主角對香港這地方的認同與歸屬,因為有著心繫的人與事物,無論選擇了離開或留下,終究有不同的課題要面對。


《分域大道》(Last Exit to Kai Tak)是英國導演杜浩綸(Matthew Torne)於 2018 年完成的紀錄片,記錄了 2014 年香港雨傘運動之後,一個世代的香港人如何在運動帶來的憤慨激昂與挫敗之中,重新找尋生活目標與重心、探索香港主體性,並在過程中持續調整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距離和位置。


影片以五位人物的故事呈現「後雨傘」的香港。包括主張文化抗共的組織「熱血公民」前任領袖黃洋達、雨傘運動期間駐紮金鐘 79 天的劉偉德、傘運後宣布退出主流歌壇,成為獨立歌手的何韻詩、反國教運動成立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後為政黨「香港眾志」的核心成員黃之鋒,以及學民思潮時即與黃之鋒為革命夥伴,但如今已退出「香港眾志」的林淳軒。這五位主角雖然性格與背景迥異,但他們都親身經歷了近幾年在中國政府越來越緊縮的打壓之下「越來越不像香港」的香港,決心以各自的方式影響社會、參與政治,試圖從不同的位置捍衛自己成長、心繫的城市。


導演杜浩綸雖然是英國人,但他從小著迷港片,在香港唸電影、拍紀錄片,對香港有著深厚的情感。2011 年他到香港拍片時,認識了黃之鋒,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未夠秤》(Lessons in Dissent,2014)就是以黃之鋒和馬雲祺兩位投身社會運動的青少年為題;而由 Netflix 出資拍攝,杜浩綸擔任製片的《黃之鋒:熱血青年vs.超級強權》(Joshua: Teenager vs. Superpower,2017),則繼續以黃之鋒為主角,呈現這位未成年但已經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香港青年,是如何從體制外的反國教運動、重奪「公民廣場」行動、佔領中環、雨傘運動,到成立政黨,試圖透過選舉機制進入體制參與政治,以改變香港現況。


回歸日常的長期抗爭

《分域大道》不同於《未夠秤》、《黃之鋒:熱血青年vs.超級強權》這類以時序為軸,試圖呈現人物、事件原委的紀錄片,也不同於呈現運動現場各種憤慨激昂、團結與分歧、希望與失落、勇敢與膽怯的《傘上:遍地開花》、《亂世備忘》。片中僅有開頭那一段在音畫使用宛若動作片的街頭運動場景:民眾與警方對峙,壁壘分明,催淚彈造成的煙硝瀰漫,手無寸鐵的群眾為了抵擋辣椒噴霧,而紛紛撐起雨傘;叫喊聲和警笛聲四起,激昂的背景音樂,激烈的肢體衝突,整座城市在暗夜中陷入無盡的混亂之中。然而,這大概是《分域大道》與街頭抗爭最近的時刻,也是片中五位人物面對運動的激情和挫敗過後,回歸日常,轉往長期對抗的起點。或許在題材的著眼點上,《分域大道》對城市空間中人物日常樣態的關注,稍稍貼近許雅舒那虛實交織、帶有魔幻氣質的《風景》,但影像風格與精神內核卻又各異其趣。


導演杜浩綸於片頭字卡便開宗明義說明,片中的時間和事件是交錯無序的,為了要呈現混沌的時代氛圍。鏡頭拍攝記錄五位人物在「後雨傘」面對的各種日常挑戰,當街頭的佔領與抗議暫告一段落之後,回歸到個人的工作與家庭之中,能如何排解、轉化那在街頭凝聚的正向與負面能量,如何將前段時間產生的質變,融入原有的生活節奏?而當「一切都回不去了」、「香港不再是以前的香港」的時候,身在其中的個體,又能夠如何調節自我?


這些主角幾乎可說是這幾年因著參與社會運動而成名的人物,但街頭上的抗爭只是一個能量匯聚、爆發的節點,然而持續與威權者對抗的道路既阻且長,在《分域大道》中看到的不單是這些人物在媒體前、群眾前那聲嘶力竭、氣勢萬鈞的模樣,導演更讓我們看見他們身為平凡人,身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個體之一,同樣要面對所愛之人的生老病死、面對青年貧窮的困境、面對來自中國政府無孔不入的威脅與打壓,那些因悲傷、恐懼、失望、挫敗而傷心落淚,困惑疲憊的脆弱時刻。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五位主角對香港這地方的認同與歸屬,因為有著心繫的人與事物,無論選擇了離開或留下,終究有不同的課題要面對。


僅餘的自由,Be Water

《分域大道》呈現導演對香港這塊土地與人的深切情感,他的鏡頭溫柔地伴隨著這些主角。然而,現實與政治是殘酷且複雜的,影像呈現的往往只是現實的切片,同時也反映拍攝者和被攝者之間的關係與侷限,我們可以看到好不容易拿到學士學位的林淳軒在網路上應徵著速食店的工作,但我們看不到何韻詩除了錄音、排練之外的私人生活;我們看到黃之鋒像是外交大使般受邀至英國演講、受訪,但我們看不到他和林淳軒之間從親密戰友到後來理念差異漸行漸遠。


那些看得到與看不到的,正是導演的觀點所在與選擇,但現實的複雜度與瞬息萬變,往往遠超過影像所能乘載。


名義上雖然是爭取真普選的民主化抗爭,然而背後反映的是香港人主體性的建立與驅動,一個世代的香港人經歷雨傘運動覺醒之後,這些經沸騰又慢慢冷卻的能量分流匯入社會各處,一波一波看似微小,但卻在社會各處或急或緩地流動,等待某些時刻再次匯聚成足以撼動威權的能量。


香港反送中運動自 6 月 9 日百萬人上街遊行至今數月,「Be Water」成為香港人民抗爭的核心精神,中國政府的強硬處理態度讓情勢演變愈烈,過度執法的暴力手段頻傳,傷亡人數也持續增加,未來情勢將會如何無人能預料。


影片中林淳軒說的一段話,似成了警世寓言,也是導演藉其話語對深愛的香港一番精神喊話:「我們只剩下兩條路,第一條路,無視它,享受我們現有的空間,開心過每一分鐘。雖然大家覺得這條路不酷,但是往往到最後都會選這條路;第二條路,去反抗,不停地挑戰,擴大現有的空間,但你失敗的時候,會血本無歸,將原有的空間都失去。我們僅餘的自由,就在認命和反抗中選擇一條路,用我們自己的方法,一路走到最後。」



* 本文為 2019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合作文章,原刊載於《新活水》

* 文章原標題為〈《分域大道》:雨傘運動之後,通往未來的出口在哪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