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一起迎向共同的未來?談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和波赫奧斯卡外語片代表 Quo vadis, Aida (2020) by Jasmila Žbanić

 

Quo vadis, Aida (2020) by Jasmila Žbanić

 

 Quo vadis, Aida (2020) by Jasmila Žbanić 潔絲米拉・茲巴尼奇

 

奧斯卡最佳外語前十五強名單前陣子公布,鍾孟宏導演的《陽光普照》入選其中,使得今年最佳外語名單備受台灣觀眾關注。但我這邊想推薦另外兩部同樣在名單內的電影,可能是影片代表的國家與題材是我們相對陌生的,亦非大眾熟悉的導演,因此尚未在台灣放映,目前也沒有片商代理,以目前的國際聲量來說,可能也不見得能再挺進奧斯卡外語入圍最終名單。但我認為這兩部電影處理的題材與手法,相當有意思,其試圖碰觸的議題也值得更多的討論與思考。
 

這兩部電影一部是由 Philippe Lacote 執導的象牙海岸外語代表《Night of the Kings》,另一部則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外語代表《Quo vadis, Aida》。本文將先討論《Quo vadis, Aida》這部作品。
 

《Quo vadis, Aida》據稱是世界首部處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Srebrenica genocide)題材的劇情片,由 32 歲時即以《旅行之歌》(Grbavica,2006)拿下柏林金熊獎的導演潔絲米拉・茲巴尼奇(Jasmila Žbanić)執導,她本身是塞拉耶佛圍城戰役的倖存者,長期關注前南斯拉夫的社會與歷史題材,多部劇情片與紀錄片皆與此有關。
 

從《Quo vadis, Aida》這部電影的出資製作國多達九個國家(波赫、奧地利、德國、法國、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土耳其),就知道當初籌備拍攝時有多麽不容易,題材有多不被看好、多不討喜;當然參與製作的國家數多,也可能代表這題材很被看好或製作規模龐大,大家紛紛搶著投資/需要跨國合作。但這部電影比較偏向前者,畢竟「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這題材極具爭議,籌備過程相當困難,所以投資方多持保留態度。特別是爬梳、如何詮釋歷史、溝通歷史的艱難,因為當年的受害者家屬與加害方多數仍在世,甚至有的仍掌握權力,責任的追討和法律程序的訴訟仍在進行中,雖然海牙國際法庭於 2017 年宣判惡名昭彰的「波士尼亞屠夫」拉特科.姆拉迪奇(Ratko Mladić)——於波士尼亞內戰中,對波士尼亞穆斯林發動清洗屠殺的塞族共和國將軍判處無期徒刑,但也已經是事件發生的 22 年後;國際社會對此事件雖以種族滅絕定調,但波赫內部對此事件的看法相當兩極化,對於散布民間的加害者追討與受害者平反仍有許多未竟之業。也因此,《Quo vadis, Aida》這部電影能夠完成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我當初會對這事件感興趣,是因為 2020 年在 Framer Framed 這個荷蘭藝文空間有一檔關於「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這段歷史的重要展覽《From What Will We Reassemble Ourselves》。當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檔展覽所碰觸的議題,在 2020 年的荷蘭社會仍是一個需要小心謹慎處理的事情,為什麼這起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悲劇卻與荷蘭社會高度相關,且荷蘭的大眾對此事的態度是有些迴避的,這引發我的好奇。後來讀了一些資料才知道,1995 年 7 月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是二戰之後發生在歐洲最嚴重的一次屠殺事件,當時波士尼亞內戰邁入第三年,位於波士尼亞東部的小鎮斯雷布雷尼察被聯合國維和部隊指定為安全區域,而那區域,正是由荷蘭軍隊駐守。
 

當時的情況相當複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網路搜尋一下,我這邊不多詳述。但簡要來說,內戰本身牽涉到族群、宗教、政治角力等複雜的歷史因素,國際力量試圖介入但顯然對戰時輿情掌握不足,錯估情勢,再加上聯合國組織龐大,層層官僚作風把持,當地的實況即便能反應出去,也無法獲得即時的協助,更別說是瞬息萬變的戰區(而聯合國顯然過度自信自己的「安全區域」)。因此這場造成 8000 多人死亡的屠殺悲劇,可說是血淋淋發生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眼皮底下(安全區域中),甚至半被脅迫而默許的;而當時駐守的是物資、人力嚴重不足,只有不到 400 人,甚至很多是沒有作戰經驗的荷蘭部隊。
 

這樣看來,悲劇的發生似乎情有可原,也因此在更大的惡之下,荷蘭社會普遍不覺得這起大屠殺的發生他們要負起相應的責任,因為無論從國家集體或個體的角度來看,荷蘭部隊其實也是受害的一方,但正是這種覺得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心態,阻礙了掩蓋了探究與反省更深刻之歷史責任的行動,而很可能間接促成下一個大屠殺的發生,產生另一個對暴力行徑的旁觀者。
 

在 Framer Framed 這檔展覽中,有一件戶外的大型裝置作品〈Temporary Monument - Srebrenica is Dutch history〉,正是試圖喚起荷蘭社會對「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反省與關注。因為在悲劇發生 25 年後至今,荷蘭國內仍沒有一個官方的紀念碑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實質上的,讓個體與集體皆得以指認這段歷史的標的。因此,這檔展覽像是一個事件過後 25 年,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結束階段性任務後,另一個於荷蘭展開持續探究這段暴力歷史的節點。
 

當然,波赫民間對於真相的探尋始終沒有斷過。《Quo vadis, Aida》導演潔絲米拉於一場座談上提到,至今仍有許多受害者仍下落不明,有不少倖存的女性,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姐妹是兒女,支持她們活著的唯一力量就是要找到至愛的消息,哪怕是一段衣物殘片或是一小塊遺骨都好。相似的情景我們在智利導演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的紀錄片《星空塵土》、柬埔寨裔法籍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系列紀錄片中《消失的映像》、《流放歲月》、《無名之墓》都得見。
 

在《Quo vadis, Aida》這部劇情電影裡,導演潔絲米拉試圖呈現整起悲劇的過程之餘(透過一個虛構的角色,帶出當時在維安部隊安全區域基地裡的情況),她在影片尾端亦試圖呈現上述那事件過後、至今仍在進行式的尋索與等待——尋索真相水落石出的時刻,等待正義得以伸張的一天。但正如同任何一個經歷過恐怖屠殺、不正義歷史的國家一般,轉型正義的過程總是艱難、漫長。當好不容易將那些得以輕易被指認出罪行的人定罪後,早已傷痕累累的社會集體與個體,又該如何與其他仍散佈在日常生活中的加害者共處,在什麼樣的基礎上我們能再次重組彼此?能以什麼樣的姿態、是否可能一起迎向未來?
 

《Quo vadis, Aida》這部電影為這段其實距離我們不遠的歷史,做了一個極佳的詮釋與註腳。而它也必然會是一個新的節點,開啟後續關於「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以及此類集體暴力更多的討論。
 


延伸閱讀

Srebrenica Is Dutch History|關於梳理荷蘭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歷史關係的很棒的網站,內含多部與 IDFA 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合作播映的紀錄片,可線上觀看。
Film Discussion: Quo vadis, Aida|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Harriman Institute 主辦的電影講座,值得一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