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所「博物館咖啡電影院」系列一:《Can't Go Native》


Can't Go Native
David Plath│2011│USA│56min│Colour



文/謝以萱


中研院民族所除了午餐時間與正式的演講以外,最近新規畫了「博物館咖啡電影院」,希望能夠將民族所收藏的紀錄片等影像資料,藉由這樣的場合放映並討論。今天是第一次,放映的影片是《Can't Go Native》(2011),由郭佩宜老師導讀。對我來說,這部影片於我的意義倒不是影片本身,而是因為這次的放映,所衍生出來的後續討論。

影片描述美國人類學家 Keith Brown,花了大半輩子在日本水澤市(Mizusawa)做田野調查,與當地人建立起跨越世代並且延續五十年的情誼。這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 Asian Educational Media Service 所發行的紀錄片,導演 David Plath 也是一位人類學家。基本上這影片製作的目的是作為教學用影片,56分鐘的片長,正好是一堂課可以看完的時間,它作為美國學校的教材,除了讓觀眾初步認識人類學家的田野工作性質、人類學家都在做些甚麼以外,也讓觀眾對日本地方社會有個概略性的理解。


但正因為《Can't Go Native》是一部以課堂教學用為取向的紀錄片,所以裡頭描述的東西其實都只是點到為止,它以 Keith Brown 這位來自美國愛荷華小鎮的人類學家為主角,跟著他的腳步來到了日本水澤市這個人口老化嚴重的農業城鎮。想像一下「人類學家帶你遊日本」的感覺,影片側拍了 Keith 與當地人的閒話家常、調侃了人類學家常會犯的錯、在田野地的日常生活(當然我們都曉得那不是真正的「日常」,很明顯那是為了影片的拍攝而製造出來的「擬日常」),同時,也將 Keith 的成長背景放入影片中與他在水澤市的田野工作相對照,透過對人物的訪談──包括田野地的人們、Keith 的親友們,一方面勾勒出當地的樣貌,另一方面也呈現旁人對 Keith 作為一位人類學家的理解與觀察。 


《Can't Go Native》開啟了觀眾窺視日本地方社會樣貌的窗口,提供了一種對「人類學家都在田野地做些什麼」的想像,但它同時,也會成為刻板印象。特別是當這部影片作為一種具教育性質的教材以後,它敘述的論調便傾向肯定、武斷、單向,呈現的樣貌就似乎是種定調──為人類學家做田野研究的樣貌定調、為日本小鎮遭遇的情況定調,比如片名的「Can't Go Native」幾乎就是個態度肯定的否定句,一點也沒有要加上問號的意思(意即,Keith 自認在經過五十多年的積極努力,極力想成為當地人之後,卻依舊無法真正的成為他們一員。當然這裡也真切的展現了人類學的精神──盡一切努力想要全盤理解、融入、成為那異文化的一員;內心其實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依舊懷抱著這樣的心情,義無反顧地走出自己的文化,試圖走進並融入另一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社會之中。這樣的意念,對我來說是作為人類學家最深沉的浪漫。當然我們都曉得那過程其實一點也不浪漫。)



不可否認的是,影片確實點出了一些現象與經歷,但是,同時也必須意識到在這些樣貌之外,其實還有更多(影像、事件、經歷、差異性等等)是沒被選擇到的。而事實上,這影片其實相當中規中矩,完全就是一種最典型、最保守的紀錄片模式,沒有任何令人意外的手法。因此,整個過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影片本身,而是影片結束之後所引發的討論。

現場參與的人多是擁有人類學訓練、有過各式田野經驗的人類學者(徒),當然其中不乏日本研究專家,擁有如 Keith 那般與田野地長期維繫關係的人類學家也大有人在。有趣的是,大家看完影片之後紛紛以自身的田野經驗和影片所陳述的相比較,相互分享著自己從影片中看到,進而勾起在田野的一些回憶與經歷,頓時,那本來是放映的場域便成為對照、自述、回憶、連結自己田野歷程的對話空間,因著每位人類學家自身成長背景、田野脈絡、身分年齡性別個人特質等差異而有著截然不同的田野遭遇,與影片內容對話的空間因而被打開。田野,永遠是每一位人類學家聊不完的話題。

這部影片,也讓人看到了人類學家在當代地方社會所能發揮的作用。在變遷迅速的當代,一位人類學家在田野中,就像是地方與外界的中介(那外界可以是不同文化、不同世代)。當地人以自身擁有的生活經驗、地方知識等我們稱之為文化的東西澆灌在人類學家身上(當我們在田野現場追問著大大小小雞毛蒜皮的事件,紀錄著所有旁人認為是枝微末節的現象),就像影片中說的:這是種「投資」。是的,人類學家承載著在田野調查過程中所獲得的一切,我們是個中介,也是個載體,甚至像黃智慧老師在討論時所分享的那樣:到後來人類學者在田野地中反而成為了報導人,將自己紀錄、理解的地方文化保存、傳承給地方的下一代(比如地方傳統的文化流失了,反而後輩子孫得依賴人類學者的論文來認識「傳統」。但當然,這可以另外延伸出值得討論的議題);轉譯、詮釋給不同文化的人。人類學家甚至成為外界想要理解地方的一個窗口,像 Keith 在水澤市帶領著美國人參觀當地,肩負起深度文化導覽的工作;而他的田野經歷則成為紀錄片,作為他人認識人類學田野工作與地方的素材。

雖然,這部影片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影像的話語權是相當不對等的──當地人的訪談幾乎是些粗淺的問題,我們幾乎不曉得當地人是如何看待 Keith 這位來自美國的人類學家,對水澤市的理解也是相當片斷破碎。但這類影片的製作與發行,確實是種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人類學田野工作、認識不同文化的途徑──相較於一本本厚重的民族誌來說,影像在短時間內的渲染力確實遠大過文字(當然這種影像的武斷性也遠大過文字的描述)。這系列一共有三片DVD,除了影片正片(Can't Go Native)以外,還有兩片光碟,分別是日語情境教學(Conversations in Mizusawa)和對於水澤市與 Keith 的研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More About Mizusawa)。

因此,《Can't Go Native》這部紀錄片,便如同索引一般,指出了大眾可能會對日本地方社會感興趣的現象與議題,也迅速地提供大眾對「人類學家田野工作」初步的認識,拉出了想要進一步理解的可能性;而透過像今天民族所舉辦之放映與討論的場合,則更加擴展了紀錄片所能帶出的維度,不僅僅是單向的接收與學習,更是論辯對話與創造人類學家在田野之意義的場域。


留言